為亞洲道路環境而生,Neousys宸曜 GC系列電腦成就首部無人中型巴士

台灣國際知名的研究機構使用 Neousys宸曜 GC系列 GPU嵌入式電腦成功開發了一套自動駕駛系統,專用於商用中型巴士。該系統由幾個關鍵技術模組構成,如感知次系統自主技術、Lidar(光學雷達)、攝影機、衛星精準定位,來監控巴士移動時的周遭環境,以及判斷交通燈號。而其自主研發的「S3還周環境感知次系統」(Surrounding Sensing Subsystem),可以經由即時事件推理,做出下一步駕駛決策,可以有效的識別人車混雜的道路間、在各種晴雨氣候條件下的交通情況。
通過前方的感測器器和電腦相機,車輛就像在軌道上一樣移動,避開行人和陸島。其研發的自動駕駛套件採用「區塊模組化」設計,因為軟體具有高度靈活性,因此能夠依照不同的國內外車款進行技術快速組合與複製。
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(NHTSA)的定義,這相當於 Level 2~3級的自動駕駛系統。該系統代表自動駕駛巴士能夠在白天、夜晚和陰天的天氣條件下運行。不過在緊急交通情況下,自動駕駛巴士仍許可實際的駕駛員及時介入操作。
實測示範

測試軌道大約400米,測試的變量項目包含:路上行人、行車轉向達90度、道路標誌識別、大雨間行駛(使用消防車撒水模擬)、直線加速度、上坡加速和下坡降減速度。這輛無人中巴自動駕駛評比約可達每小時 60公里,而本次實測則約以每小時 10公里/小時的速度進行,中巴自動駕駛持續了大約 5分鐘而沒有任何停頓。
本次測試特別值得注意的亮點,便是自主研發的「S3還周環境感知次系統」(Surrounding Sensing Subsystem),該系統成功的在無駕駛員介入的情況下自動行駛於複雜的交通情境。
自動停止系統則透過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模型人偶進行測試,並成功在自動駕駛巴士接觸到人偶之前自動停止。除此之外,自動停止系統也同時進行了即時動態模擬測試,幾名行人在車輛接近時開始穿越馬路。自動駕駛巴士車輛再次沒有讓人失望,它成功識別出穿越馬路的行人,並在安全距離前自動停止。
該研究機構表示,預計在 2108年底,正式投入使用科學院區與高鐵站之間的自駕中巴接駁,也將在年底的博覽會提供民眾體驗試乘。
- Neousys品牌及其圖像商標權為 Neousys宸曜科技公司註冊所有。
*其他名稱、品牌、產品、圖像或技術服務為其各自商標註冊之公司所有。